氣候轉換、季節交替之際,總有人會出現過敏的現象;而近年天象劇變,反聖嬰現象造成氣候極端變化,台灣因此正式進入 M型氣候,忽冷忽熱的天氣更使得各種敏感症狀加劇。這些症狀可導致過敏性皮膚病,包括發癢、打噴嚏、流鼻水、淚眼、皮疹、氣道阻塞、紅腫幹屑、水泡滲出等症狀,發生原因有很多,過敏原也不盡相同。
西醫多使用類固醇治療過敏,但別忘了其實中醫也有一套治療的理論。在中醫的觀點上,過敏性體質的人,主要是肺、脾、腎三臟腑功能失調所造成:肺主呼吸,不耐寒熱,易受外感風寒病邪侵襲而造成皮膚的不適;脾主運化,營養失調亦損傷脾胃,進而因運化代謝的不良,造成水濕水邪聚合而成痰濕病氣,引起對食物的過敏;腎主氣納,調節水分代謝,若腎陽不足,氣納功能就會不良,水分蒸化亦會失調,於是造成皮膚的乾燥、便秘等。
小孩子過敏大概以肺氣虛或肺脾氣虛為主,如果過敏時常會食慾不佳,就屬於肺脾氣虛;如果沒有腸胃問題,就屬於肺氣虛;有些人是成人後才過敏,基本上就屬於腎氣虛,因為隨著年紀愈大,腎氣會逐漸消耗。
中醫治療過敏,除了要患者避免接觸過敏原之外,還強調飲食控制。中醫認為過敏的人是氣虛,氣虛屬寒性體質,吃過度寒涼的食物會增進過敏發作的機率,熱性、平性食物就無妨。不建議過敏的人喝茶,氣喘的人尤其不要喝,以免誘發病灶;葡萄酒、啤酒等屬寒性,過敏患者亦不宜飲用;並提醒晚上 12點過後,過敏者不要吹冷氣、電風扇。
不論病人是大人、小孩,剛開始的治療一樣,但最後會給補氣藥;開給小孩的補氣藥著重補脾肺,對大人是補腎。一般過敏補藥主要是參類,小孩建議用西洋參或花旗參,大人可吃人參。一般民眾多不了解自己的體質,因此並不建議自行抓藥來吃,應該先徵詢中醫師的意見;吃補藥的時機也有一定,還沒治療就吃補藥,沒有讓發炎反應得到適度緩解,補的效果反而不好。
平時選擇蔬果也是一大學問,帶酸味的天然水果富含維生素 C 和生物類黃酮,可改善過敏症況,例如檸檬、柳橙、葡萄柚、百香果、奇異果、蘋果、水蜜桃、鳳梨、芭藥等,有過敏體質且對上述水果不會起過敏反應的人應該多吃,不要怕酸。
綜合以上所述,我們知道中醫理論認為肝、腎、腸、肺、皮膚是人體的五大排毒器官,一旦身體的毒素降低或清光了,我們身體就會提高對過敏的容忍度。而在體質調理前後,蝦、蟹、貝類及冰冷飲料、食品須儘量避免,以免症狀復發,影響治療的效果,並且須注意避免過敏原的刺激;平時多加運動,放鬆身心以增強免疫力,過敏體質必定會有顯著的改善。
◎加入《NaturalNews 臉書》週一到週五把推薦優質健康文章送給你,讓你打開FB就不錯過。◎加入《NaturalNews 噗浪》健康小幫手與你分享與討論每日最新健康大小資訊。
參考資料:
http://yun.fh21.com.cn/39120/zy/html/20050324/225712.htmlhttp://www.kllgm.com/tz/jjxgm.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