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建築大行其道,台灣環保觀念起飛

發表時間: 4/8/2011

工業革命後,世界各國無不致力於發展國家經濟。然而過度工業化的結果,導致現今空氣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問題,嚴重破壞人民的生活環境與居住品質;人類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更造成溫室效應產生。在此情況之下,越來越多人意識到環保節能的重要,開始思考如何善用有限資源,才能達到既不浪費、又可以重複使用的效果。

這樣的觀點也延伸到建築的理念上,因此「綠建築」這樣的名詞誕生了。

台灣發展綠建築行之有年,初期的時候,台灣的建築設計多沿襲國外;後來設計師發現,歐美的寒帶建築造型並不適合台灣的溼熱氣候,無遮陽功效的玻璃溫室或水平大天窗這樣的設計,只會更加浪費空調耗費的電力,並不能真正達到節能的目的。因此建築師們開始思考:要怎麼樣才能將建築與台灣的自然生態結合?

台灣位於亞熱帶地區,屬於「高輻射,高溫又高濕」的居住環境;而且因為地形因素,導致河流短淺,一直都有水資源流失的問題。所以在建築設計上,雨水回收是近年政府推動綠建築很重要的手法,台灣著名的綠建築「北投圖書館」便採用這樣手法,以建築本身的屋頂斜度自然收集雨水,既能節省水費,也不會浪費水資源。此外,建築外殼及方位等基本設計,會直接影響到室內的空調和照明,為了節省這方面的消耗,建築方位以南北向為佳,室內採用高明度環境顏色,並設計分區開關控制,目的都是希望建築體能以自然光為主、人工照明為輔。

跟有機農業的認證一樣,綠建築也有它評估的標準。首先,台灣綠建築的定義是「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的建築物」。為鼓勵興建省能源、省資源、低污染之綠建築,政府公告受理「綠建築標章」申請,標章之核給需進行綠建築九大指標系統之評估,包括綠化量指標;基地保水指標;水資源指標;日常節能指標;二氧化碳減量指標;廢棄物減量指標;污水垃圾改善指標;生物多樣性指標與室內環境指標。其中「日常節能指標」,即是前面提到的,以建築外殼、空調、照明設計之能源效率為評估對象。

有了這些標準,我們可以帶大家來看看,台灣有哪些建築物是真正屬於「綠建築」?

「高雄科工館節能展示屋」是一個符合亞熱帶台灣環境的綠建築,也是一個解決台灣住宅建築問題的展示,沒有太多的高科技,也沒有複雜的設備操作,使用的材料多來自國內廠商或是少數值得我們參考的國外建材。其他較具指標性的的建築還有:成功大學研究總中心行政暨研究大樓;台灣科技大學的「台灣建築科技中心」;台北花博園區內的「臺灣環生方舟」(第一個躍上國家地理頻道的台灣綠建築) 以及嘉義市二二八紀念館。

放眼未來,不得不提正在籌劃的故宮南院,主體建築將採最高防震、防水設計,並以綠建築最高等級「鑽石級」來規劃,預計二○一五年底完工試營運。臺北 101 以及台中未來計劃興建的「台灣塔」,也將朝綠建築的理想與模式去修正及規劃。相信並期待在不久的將來,台灣處處可見綠建築,民眾也能從中獲益並懂得節能的重要。

台灣綠建築的誕生,正是朝綠色能源邁進的証明。專家指出,台灣所有的能源供應幾乎全部仰賴國外,能源對外依存度到 2001 年時已達 98%以上,這對台灣工業及民生方面非常不利;因此思考降低對外能源依存度及積極開發新能源是非常重要的課題,節約能源政策更是最值得注重的一環。

只是,綠化環境不能只靠政府的推動,也要人民行動上的配合與思想上的認同。畢竟再環保的建築,也是給人居住的,如果居民不懂得善加珍惜利用,綠建築也就無法發揮它應有的功效了。

◎加入《NaturalNews 臉書》週一到週五把推薦優質健康文章送給你,讓你打開FB就不錯過。

◎加入《NaturalNews 噗浪》健康小幫手與你分享與討論每日最新健康大小資訊。

有話不吐不快嗎? 快跟大家分享...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藍藻的功效
椰子油的功效
可可的功效
六大鹼性食物給你活力健康滿分
阿斯巴甜10大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