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是人體中含量第四充足的礦物質成分,能夠活化超過 300 種化學反應,並負責形成骨骼、維持正常的肌肉功能、調節體溫及鈣質吸收。醫學科學已經逐漸認為,現代飲食中經常缺乏的鎂等礦物質可能有助預防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躁鬱症以及阿茲海默症等認知性疾病。
缺乏鎂幾乎對人體每個部位都有影響,可能造成頭痛、背痛、肌肉痙攣、心律不整、高血壓、經前症候群、骨質疏鬆、腎結石、失眠、焦慮、憂鬱、四肢麻木刺痛及便秘等症狀。鎂也是調節免疫系統的要素,若是缺乏鎂即可造成免疫疾病並減少免疫力,像是促成或加重甲狀腺功能亢進、纖維肌痛、雷諾氏病及多重硬化症的症狀。
鎂也是正常吸收鈣質的要素。缺乏鎂經常是由於過量攝取鈣質所致,許多資訊告訴我們攝取鈣質的好處,但是卻很少提到鎂;攝取太多鈣質實際上可能對健康產生反效果。乳製品含有豐富的鈣質,愛好者很容易因為不小心喝太多而飲食不均 (缺乏含鎂的食物)。
缺乏鈣質可導致骨質流失的說法已經被證實是不正確的,體內的鈣質過多實際上才是增加骨質疏鬆、腎結石及心臟病風險的因素;鈣和鎂的比例應該維持 2:1 才有助於吸收。
典型的美式飲食已經非常缺乏鎂等重要營養成分,飲食中的毒素及添加物經常阻礙人體正常吸收營養素。由於人體無法製造鎂,因此適量從食物中攝取及補充足夠需要的量是很重要的。
受到不良的飲食習慣及缺乏礦物質土地的影響,估計超過 80% 的美國人口都缺乏鎂。美國每日建議攝取的鎂含量是男性 420 毫克、女性 320 毫克,但是已經有許多臨床研究指出這個攝取量的標準過低,因此促成許多缺乏鎂所造成的退化性疾病,研究人員建議每日最佳的攝取量應該是 500 至700 毫克。
攝取健康的食物是重要的事情,特別是生鮮的蔬果;富含鎂的食物包括菠菜、酪梨、香蕉、杏仁、腰果、乾烤花生、花生醬、葡萄乾、燕麥、麥麩、全穀麵包、大比目魚、煮熟的黑豆、烤馬鈴薯、天然原味優格、糙米及扁豆。
然而即使採取健康飲食,過去一百年土壤缺乏礦物質也讓人難以單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鎂;因此,額外經由補充品獲取人體所需的鎂是很重要的。
◎加入《NaturalNews 臉書》週一到週五把推薦優質健康文章送給你,讓你打開FB就不錯過。◎加入《NaturalNews 噗浪》健康小幫手與你分享與討論每日最新健康大小資訊。參考資料
http://www.naturalnews.com/035047_magnesium_ADHD_Alzheimer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