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11/23/2012
旅行或多或少都有健康的風險,只是現今的風險似乎更高了,尤其是那些慣於使用補充品和拒絕加工食品的人。以搭飛機為例,海拔越高,你所接觸的天然輻射就越多,而輻射效應是累積的,因此準備一些補充品抗輻射是聰明的作法。 繼續閱讀 →
發表時間:11/22/2012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公佈了一項研究結果,指出攝取比每日建議攝取量更多的維生素 C 能有效的降血壓,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的危險。這項結果顯示了補充維生素 C 對降血壓的重要性,而血壓升高是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極度危險因子。 繼續閱讀 →
發表時間:11/22/2012
你知道嗎?你的居住環境很有可能會讓你生病,影響居家安全的因素實在太多了,這篇文章我們就要告訴你一些危險毒素的潛在來源。
1. 家具與裝置:建材、家具、地毯、瓦斯爐和煤油取暖器、甚至防皺衣料等許多日用品都含有無色易燃的化學品甲醛,已知會致癌;由於有毒氣體可能會漂浮在空氣中,因此家裡務必保持通風,特別是晚上。可以種植綠色植物,幫助提高家裡的含氧量並吸收毒素。 繼續閱讀 →
發表時間:11/21/2012
自從化療成為西方醫療的選項之一後,醫生與腫瘤學家們經常得反覆回答同一個問題:為什麼化療剛開始好像有效,但之後腫瘤細胞卻重新生長且變得更頑強? 繼續閱讀 →
發表時間:11/21/2012
由於我們每天都會接觸來自空氣、水、食物與環境的汙染或毒素,定期幫身體排毒變成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您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排毒方式,但首先要限制攝取加工食品、糖份與各種添加劑,以免繼續累積毒素在體內。 繼續閱讀 →
發表時間:11/20/2012
近年來,越來越多醫生開始提醒病患避免基因改造 (GMO) 食物,而且成效逐漸顯現。根據醫師的觀察,只要不吃GMO食物,就可以降低包括免疫系統疾病、關節炎、腹瀉、過敏、皮膚問題、一般疼痛、偏頭痛等常見的疾病症狀。 繼續閱讀 →
發表時間:11/20/2012
腸道細菌對人體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響,然而攝取益生菌的重要性卻普遍被低估。你能想像約莫 400 到 500種的細菌分布在你的腸胃道嗎?如果放置在秤上,這些細菌將重達三磅!在這些菌群中,理想的比例是好菌佔 85% ,剩下的 15%才是壞菌,這樣的比例若失去平衡,身體的免疫系統就會受到破壞。 繼續閱讀 →
發表時間:11/19/2012
新的研究認為:最廣為人知的退化性腦部疾病 ─ 阿茲海默症其實是一種糖尿病。美國羅德島醫院 (Rhode IslandHospital,RIH) 發表於《阿茲海默症期刊》(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的研究證實,阿茲海默症有腦胰島素抵抗與相對應的炎症,因此被指稱為「第三型糖尿病」。 繼續閱讀 →
發表時間:11/19/2012
人體細胞需要氧氣來幫助代謝與吸收營養;細胞含氧量不足,就容易引發疾病與癌症。生活中的各種毒素與重金屬會讓身體產生自由基,導致細胞受損氧化,使器官運作不順或是產生癌變。 繼續閱讀 →
發表時間:11/16/2012
飲食中的毒素除了來自外在的防腐劑、色素、調味劑等人工添加物之外,也可能因為體內複雜的消化與代謝過程而產生。每個人的消化系統各有其長處和弱點,因此能消化的食物類型也不同。依據阿育吠陀的理論,人類的消化系統有四種:除了平衡的狀態,還有瓦塔 (Vata)、披塔 (Pitta)、卡發(Kapha) 三個主要的督夏 (doshas)。「督夏」這個梵文可以解釋為影響生理與精神的能量。 繼續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