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11/10/2014
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一根香煙就含有600種以上的成分,包括丙酮、阿摩尼亞、丁烷、甲醛、焦油和一氧化碳,還有有毒重金屬砷、鎘和鉛等等。香煙散發出來超過4000種的化學成分中,有69種已知會致癌。毒素經由呼吸進入肺臟後約有 80% 會留在人體內,遠比透過飲食攝入毒素後會殘留的 15% 要高得多,可見抽煙是會嚴重毒害自己與他人的危險生活方式。 繼續閱讀 →
發表時間:11/7/2014
大家都希望在食物中獲取豐富的維生素D,但哪些食物才富含你所需要的營養素呢?不妨花點時間研究能將維生素D納入飲食中的方式,不但可以加強骨頭密度及強度,甚至可以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和肥胖等常見疾病的風險,一些研究更表明它能防止憂鬱症發病。 繼續閱讀 →
發表時間:11/7/2014
愛貓與愛狗人士對於究竟是狗還是貓更適合作為家庭寵物總是爭戰不休,一本由資深的貓專家所撰寫的書就揭露了貓的本色:貓咪把人類視為大體積、慵懶的同居巨貓,而且通常不把人類看作同伴。 繼續閱讀 →
發表時間:11/6/2014
小時候你一定玩過身體倒立的遊戲,無論是貼著牆壁倒立,還是掛在樹幹或單槓上、甚至是翻筋斗,小孩子似乎都喜歡這種頭下腳上的玩法。也許人的身體本能地知道這種身體顛倒的方式對人體有好處,只是隨著年齡增長,人們為顯示自己長大成熟而越來越少做,這其實對健康不利。 繼續閱讀 →
發表時間:11/6/2014
瑞典一項關於使用無線電話 (包括手機和室內無線電話) 的研究揭示了暴露電磁輻射與罹患腦癌風險的關係。手機與室內無線電話發出的電磁波屬於非游離電磁輻射 (Non-ioniz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Radiation),這些輻射可能透過身體 (例如頭部和頸部) 接觸電話而被組織或細胞吸收。這份長期追蹤暴露手機電磁波超過10年的研究提供了手機輻射危害的確切證據。 繼續閱讀 →
發表時間:11/5/2014
薑黃素在預防與治療各種病症上不斷受到推崇,有時它可以獨立治癒疾病,有時則做為其他藥材或維生素的輔助。薑黃素是印度香料薑黃當中的活性成分,也是製作咖哩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除了製作咖哩醬外,薑黃粉也可以直接加在優格裡頭食用,因為牛奶脂肪有助於薑黃素的消化和吸收。 繼續閱讀 →
發表時間:11/5/2014
近期來自西班牙瓦倫西亞理工大學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Valencia) 的研究團隊證實:某些「植物奶」具有支持益菌存活群聚的能力,因此可替代傳統以動物奶或大豆製作的優格。 繼續閱讀 →
發表時間:11/4/2014
糖是現代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卻被形容為「傷害免疫系統最深的食物組成成分」,研究顯示食用糖可能長時間削弱人體免疫功能多達50%。
繼續閱讀 →
發表時間:11/4/2014
儘管一直沒有確切的研究證明三氯沙 (Triclosan) 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幾十年來這個化學成分仍被廣泛用於香皂、洗髮精等個人護理產品中。現在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 (FDA) 提議,除非有科學證據證明這個常見於洗手液中的抗菌成分是安全且有效的,否則它就不應該被允許出現在市面上。 繼續閱讀 →
發表時間:11/3/2014
同時攝取可可粉與藍藻 (Spirulina) 能顯著提升記憶力與認知能力、改善心血管並且幫助預防阿茲海默症這類的老年癡呆症嗎?墨西哥希望綠洲醫院 (The Oasis of Hope Hospital) 根據針對可可粉與藍藻的醫學文獻提出了這樣的醫學假說。儘管研究人員沒有進行實際的研究,他們分析了許多現存的研究作為這個假設的科學依據。研究團隊也表示,將可可加進藍藻中一起食用不僅能強化健康益處,還可調和藍藻本身不那麼討喜的味道。 繼續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