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對時間吃東西,健康加分沒問題

發表時間: 5/18/2012

可能沒有注意到有很多飲食和時間相關的俗語,例如「過午不食」、「早餐要吃得像皇帝、晚餐則要吃得像乞丐」、「冬吃蘿蔔夏吃薑」等等...吃東西跟時間有什麼關係?根據專家的解釋,主要涉及到三個方面:一天當中的生命節律、人體對這些食物能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還有會不會發胖。

《哈佛醫師養生法》這本書中提到一個觀念:早餐最好吃鹼性食物。因為人體在經過一夜的睡眠代謝後,身體會產生二氧化碳而偏酸,所以醒來的第一餐應選擇鹼性食物較好;但是台灣人最常當作早餐的燒餅、油條、麵包、漢堡、三明治等都是酸性食物,若作為一天開始的營養來源,反而會讓精神不佳。因此醫師建議早上吃些養生的粥品及新鮮蔬菜、堅果、海帶等,幫助增強一天的元氣。

另外有些人喜歡生機飲食,醫師建議最好選擇在中午時食用,因為清晨、傍晚的時間剛好是氣候轉換的時刻,體質虛寒者並不適合。其他還有一些跟「時間」有關的飲食建議,供大家參考:

起床後

不需要一起床就馬上進食,但一定要吃早餐。不吃早餐的人常會在稍後或午餐時攝取過多的熱量,或者依賴咖啡因及甜食來度過整個上午。建議吃一份輕食早餐,像是燕麥粥,或是水果、沙拉,也可以在幾個小時後吃一份水果、堅果等。

運動前

若運動的時間較趕,可以先選擇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例如水果、湯或優格。如果在運動前有幾個小時可以消化食物,則建議攝取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食物,例如全麥麵包、糙米、麵食、水果和蔬菜。

運動後

最佳補充能量的時機是在運動結束後 30 ~ 45 分鐘。此時身體需要水果、蔬菜或全穀類食等健康的碳水化合物如品和少量的蛋白質。

晚間的飲食

白天人體需要足夠的熱量供大腦和肌肉進行日常活動,到了晚上則應該讓腸胃休息,所以此時飲食宜清淡,並不要太晚進食,以免影響睡眠。妥善在白天分配正餐和點心的時間,晚上少吃一些。如果晚餐後的點心會使體重增加,建議改吃一些堅果或喝杯茶,或者晚餐後馬上去刷牙來抑制想吃東西的慾望。

新鮮蔬果選當季

天然蔬果是最健康的食物選擇之一,很多人卻天天吃一樣。不妨到傳統市場去逛逛,為您的菜單找尋新的或不同品種的蔬果,挑選當地生產的季節蔬果不但可以讓菜色更加豐富,同時也更新鮮、更環保。

◎加入《NaturalNews 臉書》週一到週五把推薦優質健康文章送給你,讓你打開FB就不錯過。

◎加入《NaturalNews 噗浪》健康小幫手與你分享與討論每日最新健康大小資訊。

參考資料
http://book.douban.com/reading/10613096/
http://blog.udn.com/grace127/3206066
http://blog.yam.com/stlin/article/19919785

有話不吐不快嗎? 快跟大家分享...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藍藻的功效
椰子油的功效
可可的功效
六大鹼性食物給你活力健康滿分
阿斯巴甜10大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