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憂解等抗憂鬱症藥提高心臟病風險

發表時間: 5/26/2011

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服用百憂解等抗憂鬱症藥物,這類藥物還是被當作安全的治療方式,廣泛被用來治療憂鬱症、焦躁症及甚至經前緊張的症狀。抗憂鬱症藥物是藥廠的搖錢樹,一年為藥廠賺進數十萬 ─ 儘管伴隨著性功能障礙、頭痛、暈眩、自殺等等副作用。

但是你現在得多想想了,根據最新的研究顯示,服用抗憂鬱症藥物還可能會造成動脈厚度增加,提高罹患心臟病及中風的機率。

憂鬱症原本就是心臟病的風險因子之一,但是抗憂鬱症藥物對於動脈的影響卻不能與之概括而論。在這項突破性的研究中,總計有 513名中年的男性雙胞胎參與,因為是雙胞胎,所以可以排除基因上的差異這項因素,但是飲食、吸菸習慣及運動等其他風險因子可能就會有所不同,所以就此可以分析遺傳學的效應究竟有多少。

研究人員以超音波測量參與者的頸動脈中膜厚度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 ,發現在 59對雙胞胎之中,只有正在服用抗憂鬱症藥物的一人 IMT指數明顯較高,而且研究甚至未排除其他如吸菸等心臟病的風險因子。事實上,無論過去是否曾經罹患心臟病或中風,頸動脈厚度增加都是發生在服用抗憂鬱症藥物的人身上。

在影響頸動脈厚度的因子之中,年齡是最顯著的因素之一,但是因抗憂鬱症藥物影響的情況甚至是年齡因素的四倍,也就是說,服用抗憂鬱症藥物的人頸動脈年齡老了四歲。

抗憂鬱藥物怎麼能影響血管呢?根據科學家表示,血清素含量的變化可能就是主要原因。大部分的抗憂鬱症藥物都會增加大腦的血清素含量,血清素在大腦以外的人體部位也會產生作用;實際上,人體內的血清素大都在大腦以外的部位,特別是腸道內。此外,血清素其實是由血小板負責儲存,而當血小板凝結之後,血清素便會被釋放出來,影響血管的彈性。

學者表示,我們必須密切注意抗憂鬱症藥物對於腦外神經化學物質 (如血清素) 的影響,畢竟身體往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對藥物的立即影響產生補償作用。

◎加入《NaturalNews 臉書》週一到週五把推薦優質健康文章送給你,讓你打開FB就不錯過。

◎加入《NaturalNews 噗浪》健康小幫手與你分享與討論每日最新健康大小資訊。

參考資料:
http://www.naturalnews.com/031973_Prozac_arteries.html

有話不吐不快嗎? 快跟大家分享...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藍藻的功效
椰子油的功效
可可的功效
六大鹼性食物給你活力健康滿分
阿斯巴甜10大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