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儕壓力可能改變記憶

發表時間: 11/3/2011

人類是高度社會化的動物。多年來,心理學家已經從人類尋求共同記憶一致性的傾向中觀察到許多正面及負面的影響。當一群人經歷類似的經驗時,他們對於這段經歷的記憶、對於事件的感受及評價往往會隨著時間改寫,以試圖符合同伴們的記憶。

自五O年代進行經典生理研究以來,已經有許多關於記憶一致性及社會服從的實驗證據被提出,校園、監獄及工作場所皆有過著名的實驗及研究。近來有一項更具說服力的神經研究支持記憶一致性的存在,研究人員在研究中向一群志願測試對象播放了一部紀錄片,接著再詢問他們有關紀錄片的問題,同時以核磁共振成像監測他們的大腦活動。

在記錄他們首次回答的答案之後,研究人員告訴他們錯誤的答案,並且表示這是其他共同參與者的答案。經過這項操作之後,大約 70%的測驗對象記憶中心都出現了有趣的轉變 ─這些對象大腦中與記憶及回憶有關的杏仁核及海馬體活動量開始增加,並開始堅持錯誤的答案。他們堅持錯誤答案的行為使得研究者認為這些對象確實相信錯誤的答案是正確的。

有趣的是,由電腦所提供的錯誤答案無法增加杏仁核及海馬體的活動量,只有在面臨社交壓力時,記憶一致性才會造成影響。在一篇相關的文章中,研究人員清楚地指出,共同及私人的記憶一致性是有所區別的,研究對象經常會假裝認同團體,儘管他們私底下並不同意。這項研究為我們的記憶確實可能由於渴望被社會認同而改寫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研究結果也能應用在文化及政治事件當中,並且用來解釋為何有時候不合邏輯或不合理的主張能獲得民意支持。對於已經證實的科學及歷史事件持續提出質疑這類的例子數不勝數,顯示同儕的壓力對於既有的實際經驗有著驚人的影響力。

◎加入《NaturalNews 臉書》週一到週五把推薦優質健康文章送給你,讓你打開FB就不錯過。

◎加入《NaturalNews 噗浪》健康小幫手與你分享與討論每日最新健康大小資訊。

參考資料
http://www.naturalnews.com/033059_peer_pressure_memories.html

有話不吐不快嗎? 快跟大家分享...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藍藻的功效
椰子油的功效
可可的功效
六大鹼性食物給你活力健康滿分
阿斯巴甜10大深淵